这里的“帝国”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 领土广大
- 由多种族多民族构成
- 是区域内最高政权。
这个榜单将根据影响力、持续时间和帝国本身的强大程度进行选取,您或许会对榜单中的一两位有不同意见。
此外,这个榜单的一个条件上是所谓的“帝国”必须被一位皇帝或国王统治过,因而如美国和苏联这样的现代帝国将被排除在外。而进榜的帝国将大致按照影响力和国家体积进行排序。
1、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一开始由神职国王统治,随后转为共和政体(这段时间或许是他们最伟大的时期),最后变为帝国。罗马帝国的创始者本是一群农民,他们与群狼斗争以保护自己的家畜,最后竟一步步建立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堪称是一段传奇。罗马帝国(古罗马)在军事和政治系统上皆有过人的成就,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帝国之一。从其建立到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古罗马共延续了整整2214年!古罗马对西方世界贡献极大,包括法律、战争、艺术、文学、建筑、科技、宗教和语言诸多方面。实际上,许多历史学家认为罗马帝国堪称是一个完美的帝国——影响深远、社会公平、寿命长久、土地广阔、军力强大、经济优越。罗马帝国的影响甚至还延续到了现代,因为就连天主教会都收到了罗马的影响,其行政精神和华丽壮观的表现方式就是从罗马帝国这里学习来的。
罗马帝国自奥古斯都开创帝国制度(公元前27年),至君士坦丁十一世时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1453年)为止,存在将近1500年。是古罗马文明由原本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之后的一个阶段,理论上是仍维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实际上是大权移交给皇帝独揽的政体。虽然最初几位皇帝都自称“第一公民”不以君主自居,但是实际上已经具备君主制的特点,所以整个政府可以说是由皇帝领导而运作。罗马帝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扶菻。
罗马帝国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在罗马统治之下的土地。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帝国。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是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罗马帝国此时总共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
屋大维建立帝国后,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罗马帝国一般被分为前期帝国(前27年—200年)、中期帝国(200年—395年)和后期帝国〔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前期帝国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全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被称之为罗马的黄金时期。后期帝国从三世纪危机起,经伊利里亚诸帝、戴克里先的东西分治和四帝共治,以及君士坦丁大帝的统治,到狄奥多西一世时成为最后一个统治整个帝国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去世(395年)后帝国实际分为东西两部分,但它们仍延续着先前罗马帝国的国号。其中西部帝国在内忧外患中衰落,在410年8月24日,罗马城被西哥德人首领亚拉里克一世攻陷,导致不断的衰败而沦为禁卫军的傀儡,最终在476年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而东部帝国直到1453年5月29日为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所灭,史学家多称其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2、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自铁木真而始(铁木真后来又被称为成吉思汗)。这一切都是源于少年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的发下的一桩誓言:要让世界臣服于他的脚下,而他基本上也做到了。他首先整合了蒙古各部,随后便将视线转向了中国,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蒙古帝国的领土可从越南一直到匈牙利,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疆土连贯的帝国。不幸的是,这个帝国扩张得太大了,因而变得难于控制,各文化群体之间也没有什么团结可言。在打仗方面,蒙古人的确是勇猛无畏的战士,但在治国方面却没有多少经验。在历史上,蒙古人凶猛残暴的形象也是颇为着名。
蒙古帝国(1206-1259),正式国号为大蒙古国,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全球帝国,也是历史上连续性版图最辽阔的国家。蒙古人武力兴盛的时期曾发动三次蒙古西征,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时期,疆域一度达到鼎盛,约3300万平方公里,但是一年后由于蒙哥汗去世所引发的内战,导致帝国开始分裂瓦解,蒙古人对于欧亚大陆的影响力也逐渐式微。
蒙古帝国由蒙古人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在斡难河边建立,国号“大蒙古国”。据《蒙古秘史》,其创始于斡难河河源,通常认为创建时间约为铁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始有“成吉思汗”之称号时的1206年。蒙古帝国建立后屡次对外扩张,成吉思汗在位时开始征伐西夏、金朝、西辽、花剌子模等国,其继承人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领包括蒙古高原、中国西北、西南、东北、华北、中亚、西亚以及东欧在内的广大地域。
成吉思汗领导的第一次西征(1219-1221/1223)灭西辽、花剌子模、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越过高加索山击破钦察人各部,第二次西征(1236-1242)于窝阔台汗在位时期发动、以拔都为主帅,先后征服伏尔加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的卡马突厥国、基辅罗斯,进而灭亡位于东欧平原的基辅罗斯,而后击溃波兰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波西米亚与捷克、摩拉维亚与斯洛伐克、奥地利大公国联军、大败匈牙利王国、打败保加利亚第二帝国,远达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前锋已经进军到今东北意大利)、原南斯拉夫地区的拉什卡,第三次西征(1256-1260)于蒙哥汗在位时期、主帅为旭烈兀,灭亡木剌夷(暗杀组织)、阿拔斯王朝,以及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叙利亚被蒙古军短时间占领,后被新兴的马木路克王朝驱逐出叙利亚),蒙古帝国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个国家。
然而,蒙古帝国在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争位战后走向分裂。尽管最终忽必烈于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原属大蒙古国的术赤后王封地、察合台后王封地、窝阔台后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实上的独立地位,成为西北的四大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在中国境内建立元朝,随后于1279年灭南宋。自此元朝控制领地包括今中国大部和蒙古高原。与元朝并存的还有统治中亚、西亚、东欧等地,实际处于独立地位的蒙古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四大汗国与元朝之间互不统属,战争不断,直到元成宗时期才再次承认元朝皇帝为大汗的宗主地位,之后四大汗国的疆土又陆续经历演变。最后一位元朝皇帝元惠宗被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于1368年驱逐出中原,史称北元。北元亡于1388年或1402年;其后明朝长期和蒙古察合台汗国和钦察汗国及其他的小汗国同时并存,直到17世纪蒙古人的主要汗国灭亡。
3、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自1721年建立,一直延续到了1917年俄罗斯大革命方告终结。它是沙皇独裁的继承者,也是苏联的前辈。这个国家是历史上第二大疆土连贯的帝国,仅仅被蒙古帝国征服过一次,同时在领土上它也是仅次于大英帝国和蒙古帝国的第三大国家。直至1866年,俄罗斯帝国的领土一直延伸到了东欧、亚洲,甚至还有北美。
(译注:按俄罗斯及世界主流学派观点,“沙皇俄国”是1547–1721年间俄罗斯的国号,而1721年彼得大帝在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正式称皇帝,从此以后的俄罗斯正式国号为“俄罗斯帝国”,不再称为“沙俄”。但中文中仍习惯将“沙俄”这个名称用于指18世纪以来的俄罗斯帝国,并相应地将俄罗斯帝国皇帝称为“沙皇”。)
俄罗斯帝国,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全盛时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国、朝鲜与日本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国共有1亿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亿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国及大英帝国。
在罗曼诺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经开始使用“沙皇”的称号,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罗斯帝国”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国力在19世纪达到空前鼎盛,是当时的世界列强之一,自称第三罗马,但在19世纪后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罗斯共和国和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苏联取代。
4、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一度是中世纪的“超级大国”。在其全盛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由法国东部、意大利北部、波兰西部部分领土和整个德国组成。虽然与其他帝国相比神圣罗马帝国似乎是小了一点,但他在中欧历史上的影响力在今天都能感觉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寿命之长,竟令人难以置信地从中世纪早期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在最后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西斯二世退位后(后来此人成为了奥地利帝国的弗朗西斯一世),帝国随即为法国的拿破仑所击败,并在1806年8月6日正式瓦解。随着神罗的崩溃,瑞士、荷兰、奥地利帝国、比利时、普鲁士帝国、列支敦士登公国、莱茵联邦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等国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神圣罗马帝国,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还有弗里西亚王国(今低地国家)。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国家,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5、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面积之广大,堪称是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帝国总面积一千三百万平方英里,接近地球总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并控制着超过5亿人口——这个数字也是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此庞大的大英帝国自然给它曾征服过的地方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其中包括政治改革、文化交流和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经过不断的传播,英语如今已然是世界上第一大使用最广的语言,许多语言学家都一致同意,英语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世界的标准语言。介于这种种的成就,大英帝国无疑堪称是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帝国。
大英帝国,或称不列颠帝国,是一个由英国统治的全球帝国,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历史上面积最大的殖民帝国,最大领土面积曾达3400万平方公里。
一般认为,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格瑞福兰海战,标志着英国的崛起。光荣革命后,英国发动第二次百年战争(1689年-1815年),与法国争夺世界霸权。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1815年击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大英帝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权,主导国际事务达一个世纪之久。这段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这个地位一直维持到1914年,新兴的德意志帝国由于不满自身地位而挑战大英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战结束后的1921年,根据巴黎和会托管德国殖民地而达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为了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广的国家。由于帝国的领土、属土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国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的说法,所以被形容为继西班牙帝国之后的第二个“日不落帝国”。
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英国日渐式微的国力,大英帝国逐渐瓦解。今天,英国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国家组成了一个国际性的组织英联邦,但是与大英帝国不同的是,英国再也没法在政治、外交及经济等各方面完全影响英联邦的其他成员。
大英帝国的形成是300多年来贸易、移民与武力征服的结果,期间也有和平的商业和外交活动。帝国在世上传播了英国的宗教、信仰、法律,制度、人文、科学、技术、商业、语言、管理模式。帝国霸权帮助英国本土实现了惊人的经济成长,并使其在国际政治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随着英国本土的民主发达,海外的殖民地(除了一些自治领外)的人民大多已经可以决定其政府的政策与未来,包括立法局全面选举和直选布政司。当然其总督仍旧由英国本土委派全权代表英国,直接控制其外交和国防的权利。
从殖民地的角度来看大英帝国,可以说是毁誉参半。殖民地从英国那里获得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投资开发,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获得英国的法律和政治框架与国际性的语言英语。在殖民地脱离帝国独立之前英国都会试图将它的议会民主制留给殖民地人民,结果并没有全部成功。独立后的英国殖民地大部分都选择留在英联邦之中。移交香港之后,英国还有14块海外领土,十六个国家承认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其元首而仍然是英联邦成员。
英国的殖民化是以其自身利益为优先考量。英国虽然为殖民地留下了更好的基础建设,但那主要是为了方便这些殖民地的货物能够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国以满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让英国的工业产品更方便地运送到殖民地市场。白人的自治领大多能够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以取得经济生产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亚洲的帝国殖民地却往往只是工业所需原材料(或农业产品)的供应者,这对这些国家独立后的经济发展借着英联邦架构接受帮助。另外,为了确保其统治的稳定,同时因为各殖民地内部民族的复杂性,在殖民地时,英国会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或者直接放弃对当地民族问题的解决而离开,使得像爱尔兰共和国、印度、巴勒斯坦、津巴布韦、肯尼亚、苏丹、乌干达、伊拉克、圭亚那和斐济等国家在独立后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民族冲突。
6、大汉帝国
大汉帝国是由汉人建立的帝国,战国时期,中国诸侯林立,一片混战,个个都想问鼎最高权力。最后秦国脱颖而出,强夺了整个中国,使四千万人民屈服于其控制之下。然而秦王国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迎来了汉朝。汉王朝控制中国近400年,这段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在科学成就、技术进步、经济、文化、和政治稳定等多方面的黄金时代。直到现在,大部分中国人仍会称自己为汉人。如今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就是“汉人”。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极具有代表性,扮演了承先启后的重要关键地位。汉朝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还有蜀汉;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阳。其间有王莽短暂自立的新朝(9年-23年)与西汉更始帝时期(23年-25年),蜀汉乃刘备建立,建都成都,历两世,共42年(221-263)。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与稍晚兴起于欧洲的罗马帝国东、西遥相并立。后世多将汉朝和约略同时期在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及文明的强大帝国。汉武帝和汉宣帝期间,汉朝陆续地收复了秦朝时的领土,又开疆拓土,总共在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及宁夏建立郡县。西汉后期,汉疆域除了西藏、内蒙古部分、外蒙古及吉林、黑龙江外,基本上包含了现今中国疆域。
汉疆域最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内蒙古包头及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广达600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韩邪单于至10年的乌珠留若鞮单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匈奴人与汉人的民族融合程度逐渐加深。至公元元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占当时世界人口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进一步奠定了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在后世,汉人成为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人们经常把汉朝和之后的唐朝并称汉唐,并以之为中国朝代的代表。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首个年号。汉初根据五德终始说,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篡政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和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及《三国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7、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是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帝统自古罗马一系承袭而来,因而拜占庭也可被称作罗马帝国,或是罗马尼亚。拜占庭帝国存在了一千多年,虽然也遭遇过挫折,丢失过领土,但它当时仍是欧洲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从罗马与波斯、拜占庭与阿拉伯的两场战争中就可见一斑。帝国在1204年终于因为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而崩溃,随后便分裂成了相互敌对的拜占庭希腊和拉丁帝国。到了1261年,巴列奥略王朝皇帝下令重建君士坦丁堡,复辟拜占庭帝国,但到了14世纪帝国又陷入了持续的内战之中,终于元气大伤,再不复昔年之辉煌矣。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历史上知名的帝国。罗马帝国自东西分治后,帝国东部罗马政权的延续被一些人称为东罗马帝国(相对于帝国西部的西罗马帝国),16世纪以后,开始有学者称之为拜占庭帝国。但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一直自称为“罗马帝国”。帝国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欧亚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东罗马帝国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国土。
关于帝国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东罗马帝国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东罗马帝国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东罗马帝国起始的标志。
东罗马帝国本为罗马帝国的东半部,以拉丁语和拉丁文化为基础,但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东正教为立国基础,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圣罗马帝国成立后,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为了区分其帝国的古罗马时期及神圣罗马帝国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国”作为称呼,并被现代史学上所使用。
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国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东罗马帝国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屠杀,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历时一千余年的东罗马帝国就此灭亡,罗马帝国也正式终结。
8、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当年基本统一了全中亚,帝国由不同的文化、王国、帝国和民族组成。它也是古代历史上最大的帝国。波斯帝国在其全盛时期约有领土八百万平方千米。帝国由居鲁士大帝建立,横跨亚非欧三大洲。
创建者为阿契美尼斯;当时整个波斯地区还是在米底王国的统治之下。阿契美尼斯死后,他的儿子泰斯帕斯继任王位,并在米底王国斯基泰时期带领阿契美尼德脱离米底王国的统治。泰斯帕斯死后将土地分给他的两个儿子:居鲁士一世和阿里亚拉姆尼斯。他们死后将王位分别传给他们的儿子:冈比西斯一世和阿尔沙米斯。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继承冈比西斯一世的王位,并在其后承袭了阿尔沙米斯的王位,重新联合阿契美尼德王国。
居鲁士二世随后开始扩张领土。他首先公开反叛米底亚王国,并在公元前553—550年之间将其推翻。其后,他与迦勒底王国结盟,以确保王国的后方不会受威胁;然后再起兵西进小亚细亚西部的吕底亚,并于公元前547年在萨迪斯(吕底亚的国都)将其攻占。打败吕底亚后,居鲁士二世在前546—540年之间收复了之前属于米底亚王国的东部领土疆域(阿拉霍西亚、格德罗西亚、德兰吉亚那、乾陀啰、巴克特里亚、马尔基安娜、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的索格狄亚那、赫尔尼卡斯),之后乘着迦勒底王国国内政局不稳之时挥军向其进攻。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城陷落,居鲁士二世入城,并握住巴比伦守护神马尔杜克塑像的手,以表示愿意以巴比伦人的身份来统治这个地方。自此,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势力扩至埃及边界。
居鲁士二世去世后,其子冈比西斯二世继承王位。他随即对古埃及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攻破其王都孟菲斯,更将法老掳至苏萨。其后,他又对迦太基、阿蒙绿洲及努比亚发动征战,但因种种原因获胜不大。公元前522年,阿契美尼德王朝内部发生叛乱,冈比西斯二世急忙班师回朝,却死在途中。王族将领大流士一世续率兵回国,并成功平定叛乱,更最后获得王位。
大流士一世为阿尔沙米斯的孙儿。他夺得王位后对内采取了严厉的措施,镇压了贵族们的叛乱,巩固了王位。对外他则积极推行扩张。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前521年)成功把印度河平原的大片地区纳入疆土。其后,他在希波战争于前499年挥军至小亚细亚与希腊之间的赫勒斯滂海峡。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其女婿马多尼奥斯进攻色雷斯和马其顿,但于公元前490年在入侵希腊时的马拉松战役中失利。
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486年去世,此时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着6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和1800万人口。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接续作王,并于公元前485年成功镇压在埃及发生的一场叛乱。其后,他为惩罚希腊而发起多次进攻,最初获胜并占领希腊北部地区。但在之后的几场战役中均失利,马多尼奥斯更于普拉提亚一役中战死。自此,薛西斯一世将精力转移在宫廷生活,最后更于公元前465年被谋杀。
接续薛西斯一世的分别是阿尔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二世和大流士二世。其中,薛西斯二世执政只有45天,最终因喝酒过多被宫里的一个妃嫔之子杀死。在他们之后接任的是阿尔塔薛西斯二世。他成功策动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更最终签署了《国王和约》,从而得以插手希腊的事务。公元前401年,小居鲁士从小亚细亚起兵叛乱,率领约一万一千七百名希腊雇佣兵东进争夺王位,被阿尔塔薛西斯二世所败;但他所雇的希腊雇佣兵却成功退却回希腊本土(参见色诺芬《长征记》)。
此后的几年间,阿契美尼德王国本土发生了多次的叛乱;虽然最终都获平定,但却削弱了王国本身的军力。公元前359年,阿尔塔薛西斯三世登基。在其统治下,阿契美尼德王朝得到中兴,人口达到顶点1850万人。但是由于他拒绝帮助雅典对抗北面的马其顿,与雅典闹翻。马其顿王国其后征服全希腊,更于公元前334年—前330年在亚历山大三世的率领下迅速攻入波斯波利斯。同年,阿契美尼德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被部下所杀,阿契美尼德王国灭亡。
9、阿拉伯帝国
倭马亚阿拉伯帝国是四个哈里发王朝中的第二个,在穆罕默德死后建立。王国由倭马亚王朝统治,这个名字来自王朝第一位哈里发的曾祖父倭马亚·伊本·阿拜德·沙姆斯。虽然倭马亚家族最早来自麦加,王朝却以大马士革为首都。自建立以来,这个国家最后变成了一个占地500万平方英里的巨大帝国,这样的领土面积不仅是前无来者,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五大疆土连贯的的帝国。倭马亚是历史上最大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自穆罕默德起到1924年,先后出现了数个哈里发王朝,而最后一个就是上面说过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10、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其全盛时期(十六到十七世纪)横跨三大洲,控制了南欧、西亚和北非的大块领土。奥斯曼帝国有十九省,并不计其数的诸侯国,其中一些在后期被吞并进了帝国,剩余的则在几个世纪间一直维持着不同程度的自治权。奥斯曼帝国雄踞东西方交流中枢长达六个世纪。帝国以伊斯坦布尔为首都,在苏莱曼大帝时期控制着地中海东部大片土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堪称是东罗马帝国的伊斯兰继承者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土耳其人建立的一个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土耳其人初居中亚,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在亚欧非三大洲拥有广阔的属地,领有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大部分领土。西至阿尔及利亚北部;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南部;南达今之苏丹与也门。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
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之久。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5],对东西方文明的传播和融合有着巨大的贡献。奥斯曼帝国对西方文明影响举足轻重,其建筑师希南名留至今。
奥斯曼帝国建立于1281年,灭亡于1922年。奥斯曼苏丹是伊斯兰世界的领袖。16世纪日趋鼎盛,成为世界强国。其领土在17世纪达最高峰。其海军更掌控地中海。但奥斯曼帝国于17世纪趋于衰落,在与俄国,奥地利,英国等西方强国作战中败下阵来,沦为“欧洲病夫”,失去了其广大的领土。一战时参加同盟国阵营。战败后被迫签订亡国的《色佛尔条约》。土耳其爱国青年凯末尔领导起革命,击退欧洲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